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
  • 中文
  • English
  • 更多
    • 中文
    • English
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
  • 中文
  • English

彼得·德斯蒙德,卡塔尔HBKU 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

报告题目:卡塔尔城市水管理

他是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的助理教授,并且是亚琛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管理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的兼职主任。他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是埃伯哈德·莫根罗特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在于基于生物膜和膜的水资源再利用及资源回收。

张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超低负载陶瓷催化膜的设计及其对膜污染控制与微污染物同步去除的协同机制

现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生。曾获荷兰Lamminga 奖学金,以色列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研究方向为陶瓷膜与高级氧化过耦合,旨在实现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主要研究包括:低催化剂负载的催化膜开发、膜污染控制与污染物协同降解、以及催化膜的稳定性评估与工程应用潜力探索。研究兴趣涵盖膜技术、具成本效益的催化技术、水处理过程集成等方向,致力于发展具有工程可行性的水处理解决方案。

穆罕默德·E·A·阿里,埃及沙漠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脱盐的环境影响和解决策略

他是埃及开罗沙漠研究中心水化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领域的研究教授。他领导了与美国、英国和中国多家机构的多项合作项目,开发了诸如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和混合膜系统等创新解决方案。他担任埃及最高水利灌溉委员会和国家先进材料委员会的成员。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海水淡化、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正渗透膜和膜蒸馏、电容去离子膜以及环境化学。

哈立德·A·马哈茂德,卡塔尔HBKU 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

报告题目:新兴纳米材料用于下一代膜技术:应对干旱环境中的水质挑战

哈立德·A·马哈茂德是卡塔尔环境与能源研究机构(QEERI)水化学与纳米技术领域的高级科学家。在加入 QEERI 之前,他曾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研究委员会(CNRC)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生物技术部门的研究员。他曾担任生物视界技术公司科学与技术部门的主管,并在塞得港大学工程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他获得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07 年)以及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的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03 年)。他的专长在于二维碳纳米材料(包括 MXene、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和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表面功能化。

柯棋荣,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

报告题目:扩展浓差极化驱动的“点击”水凝胶涂层在海水淡化膜中的应用

现任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研究员,自2025年起主要从事膜材料的配方优化、膜元件设计及其产业化转化。2023–2024年 任职于 Pentair 苏州研发中心,担任研发科学家,主导活性炭滤芯配方开发与量产落地,以及反渗透膜元件的开发与生产流程优化。2020–2022年 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聚焦反渗透膜的表面改性与工艺放大。主要研究方向:膜材料制备与表面改性、膜过程工艺优化与放大、膜元件设计与制造。

普拉克·萨卡尔,香港大学

报告题目:在水-能源纽带中增强超薄聚酰胺膜:策略、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普拉克·萨卡尔是香港大学环境工程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员,师从汤初阳教授。他毕业于卡利亚大学,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 2022 年在科学与创新研究院的桑塔努·卡兰博士的指导下获得了化学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开发用于离子和分子分离的高性能超薄反渗透和纳滤膜上。他研发出了超薄、高选择性的聚酰胺纳米薄膜,其选择性达到了渗透率选择性权衡关系的全球上限。

游鑫,拜耳作物科学事业部

报告题目:光照条件对水-沉积物体系中农药代谢影响及其在环境暴露性评估中的应用

现为拜耳公司作物科学事业部环境暴露性评估专家,并担任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 ET&C期刊编委。2022年以最高荣誉博士学位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并获得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优秀博士生奖。曾在安博集团德国SCC咨询公司担任欧盟农药合规评估环境代谢方向项目专家。研究生期间曾参加欧盟伊拉莫斯计划赴维也纳农业大学交换学习并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访问项目赴巴西圣保罗大学农学院从事长期访问研究。目前致力于监管科学中农药的环境代谢和环境暴露性评估的研究。

王昊天,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结合高分辨率色谱分馏与基于机器学习的虚拟分馏方法识别沉积物中的芳香烃受体激动剂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为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德国洪堡学者)。本科及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水环境中效应化合物非靶向筛查、生物富集动力学与风险评价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入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Environ. Sci .Technol.及Trac-Trends Anal. Chem.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2篇。

王淦淦,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单细胞水平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视化及其水平传播

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UFZ)博士后,于2017、2020年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硕士期间曾于日本金泽大学交流访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的迁移,单细胞水平抗性基因的可视化方法的研究,以及地下水环境PFAS的原位处理。

欧芹,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纳米塑料影响岸滤沉积物中微污染物的去除

目前就读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新兴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及生物效应,重点关注微纳塑料和微污染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篇,论文总引用量660次,h-index为11。曾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重庆大学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郑赫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报告题目:全球供应链中的兽用抗生素足迹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副教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博士毕业于东安格利亚大学,国际发展学博士,曾在挪威科技大学产业生态学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从事全球产业链数据库搭建、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低碳基础设施转型的研究与教学。曾在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ities, Science Bulleti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H-index 39。获得Elsevier/Stanford全球2%高引学者、ERL期刊Top Cited Paper奖。

上一页

Copyright© 2022 Europe-China Eco-Environment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文
  • English

提供者:

此網站使用 cookie。

我們會使用 cookie 分析網站流量,並為您最佳化網站的使用體驗。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即表示您的資料會和其他使用者的資料進行整合。

接受